5/22/2016

單車環島合奏曲

我的第一場單車環島旅行

單車環島旅行,就如一場美好的旅行一樣,
在平常的日子裡,我們避開去思考許多重要且可能沈重的事情,因為每天的忙碌或庸碌,用這個藉口避開。有人問我在騎車時想什麼,除了太陽好大、挺累的、風景好美、風吹起來好涼、坡怎麼這麼抖、哼歌、想著line傳來的公事(多少免不了)以外,也掀起一些從前的回憶、盼望未來想誰再來這裡一趟、珍視的人可以健康快樂的祈禱。

我好像在同伴的幫助下完成了一件一般人覺得困難的事情,但結束後回到平凡平常的世界後,才發覺單車環島不困難,一直困在庸碌的日子裡還能保持自由的心才更困難。


五月六日 台南-嘉義

還沒從行囊裡卸下不該帶上旅程的俗世東西,單車環島就出發了,應該會在路途上將這些東西丟下吧!或者應該說不需要準備好去旅行的心情,而是讓旅行本身帶給自己新的樣貌。

人生中第一回騎長途單車,雖然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會打破自己的騎乘紀錄,但據說第一天是最輕鬆的一天,只從台南騎到佳藝,雖然繞進南藝大、後壁千瑩外婆家,但其實只有約85公里的距離。大太陽曬著、腳奮力踩著、心跳越來越快,想起以前跑步時總會催眠自己,如果這樣的苦痛都能夠承受,也許沒有什麼熬不過的是,只要堅持著,時間自然會領著我到應到之處。腳踩下的每一步,確實都扎實地讓我仔細看遍所經之地的樣貌,即便沒能一寸寸地花時間停下來審視,但用自己的利器,讓車輪滾過的這些土地,都與我產生了新的關係。不是用機械車輛與土地相遇,而是用雙腳,我想接下來我和這座島嶼將會有不同的關係。

途經南藝大和後壁,深刻體會了所謂旅行中最美好的是相遇的人這件事。熱情的咖啡店員,聽到我們要環島,十分興奮,儘管我們才出發第一天。看見千瑩的外婆,我也想起了自己的阿嬤(就在那裡也打了電話回去,說再不久我也要騎回金山!),後壁外婆家,極具風味的房子、熱情的外婆、豐盛的菜餚,午間在門外小憩片刻,這樣的時光真是美好。再次踏上旅程前,外婆塞了幾條小黃瓜給我們帶上路,為我接下來餓呼呼的肚子得到救贖。

抵達目的地前,千瑩的輪胎破了,幸運地只離冠賢學弟的車店不遠,順勢還在裡頭享用了火雞飯便當和啤酒,因為冠賢、千瑩才能遇到那麼多穩暖的人,車店裡的人都好奇妙!

我很喜歡嘉義市的樣子,住在北門驛前的玉山旅社,附近的氛圍與小吃都讓人想再來一次。會不會是因為單車環島讓嘉義更美呢?或者說當自己是用雙腳踩踏,所到之地都能帶給自己感動,總之嘉義在這天之後已成為我心中美好的名詞。





五月七日 嘉義-台中

最想家的一天,因為今天是從嘉義騎到台中,環島旅行之中可以回到家真的很美好。我很享受再一下下就能到家,以及再闔上眼又將踏上長途旅程的心情。家,原本只是旅行的起點和終點,這次變成了環島的轉折點。

嘉義到彰化的路挺順的,但要翻過八卦山到台中的那段路,真的很陡很累人,心臟跳動地極大力,呼吸聲比身旁呼嘯而過的車聲還大,雖然辛苦但一腳腳用力踏實踩下仍能躍過,自此更有了信心,我翻過了一座山!下坡的路令人心驚,因為時速竟然可達56公里以上,我想在幻想變成一隻小鳥前,我先被恐懼帶走而唱不出歌了,當然最後順利安全回家,不過就在今天晚上開始,ITBS似乎找上我了!(哪有人環島第二天就跑去針灸的啦!)

今天我很想念媽媽,隔天早上他還早起打果汁為我們送行。


五月八日 台中-竹北

台中出發到竹北千瑩的家。

離開家(台中)的心情還算輕鬆,而且就在今天和嘉瑞科長、碧琦會和,我們成了五人環島團。西濱道路其實不能夠一直看到海,大多時候的景色有些貧乏,但相對來說路程算是好騎,只是當騎程達120公里時,毅力被饑餓削去了一半,一整天我只喊著餓,如果平時有這樣好胃口就好了,不過肉肉就生出很多。今天最美好的事是到熱鬧歡度母親節的千瑩家,這在我家是很難看到的景象,溫家真的很有溫度,很好客、很溫暖,而且很自在,千瑩現在能成為這個美好的樣子就是在這裡變成的嗎?

我的榮耀手環今天宣布曬傷。


五月九日 竹北-金山

回金山的路挺幸運的,沒有下雨。一路上有海相伴。
早上十分炎熱,在西濱上橋下橋,道路像是會一直通往月球般無止盡,這兩天心裡一直唱著「好樂團」的「我把我的青春給你」,在最美好的年華遇見了你,必須愛你......,我想單車就是這樣吧,因為認識了千瑩和冠賢而騎上單車,即便不知道未來是否會一直騎著,至少這段日子,我覺得在美好的日子裡遇見了騎車,而必須愛著。

到了八里,好開心可以換搭乘渡輪到淡水,這次又刷新了我對淡水與八里的記憶,每增加一回與那個地方的相遇,那個地方所帶給自己的意義與記憶又多了層次,如果在哪個地方有悲傷的回憶,就多去幾回刷新它吧!而單車環島能讓記憶深刻,會牢記每一段地形,然後在未來就能想起當時流汗滾過的大地,以及那時的藍天白雲、海濱、綠草、蟲鳴、車聲與風吹在臉上的感覺。

淡水到金山那段路,是小屁孩國中時代搖搖晃晃坐好久的公車的路。長大後只有過年過節才回去...,這段路原來長這樣,原來可以騎單車、跑步回去。途中以為嘉瑞科長一人騎在前方(其實是去拍船了),所以我獨自一人一直向前騎到中角,因為一定要讓同伴看到美麗的沙珠彎、小白鶴及田園風光,所以在中角一定要停下來等同伴繞進小徑。

我的家一直在換,但金山是我的童年、我的青少年、我所掛心的家人所在之地,現在無法常常回去,每次回去都擔心阿嬤,想著再下一次回去他是否依然健康安好,他的笑容比以前少了。突然間想起國二時在學校受傷,阿嬤騎小黃淑女車載我溜下長長的坡去診所,診所沒開了,坡還在、疤痕也在,我們增了歲數,不論願不願意重回那個時光,都回不去了。

晚上與阿嬤、同伴一起去廟口吃鴨肉,阿嬤笑得靦腆。飯後和同伴一起走到水尾漁港,沒有進去神秘海岸,只在觀海橋看晚上看不到的海,那裡是我酸澀國中時期的青春日出標誌,長大後再來,沒有那種世界我最孤單的心情了,沒有強說愁了,反而不去觸碰心理的擔憂,怕一碰所擔心的事就會發生。

隔天一早,我和阿嬤道別,相擁時淚水已經堆滿眼眶。



五月十日 金山-福隆

身體的痛苦果然壓下了心深處的擔憂,我已開車數回往外木山的路,平常只要多踩點油門就過去的路,經過這一次騎車才知道原來這些坡這麼狠,好樣的!

十點多我們就到了基隆,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逛街買衣服就是在這裡,這個總是煙雨朦朧的城市。不過其實我記不得路,今天也是第一回往八斗子、瑞芳走,直到貢寮、福隆。海景真的很美,雖然不熟悉,但這次上上下下騎過後,與從前搭火車的感覺差多了,只有路途遙遠這點沒變。

我的膝蓋似乎不通了,對於爬坡也有了信心,今天還可以自己修「掉鏈」,果然第五天有進步!而且我們三點就到了福隆,晚上開始下起雨,旅館對面的小餐廳好像電影場景...路上的大車不斷,不論明天雨停否,路和單車都在,就是上路。今天晚上聽一些能激起情緒的歌,輔助旅行讓我丟掉工作的決心,雖然還是會覺得該做的事、該負的責任還是得做。



五月十一日 福隆-花蓮

今天是最舒服的一天,只要從福隆騎到冬山,蘇花這段路,為了安全我們女生搭區間車前往,我們三個女生一邊竊喜,一邊感嘆原來便利的生活那麼令人感動,我們前幾天到底都做了什麼事情?不過,究竟是哪一種生活方式才是真實的呢?

第一次走上東北角的海濱,和我熟悉的淡金、基金公路有些不同,車道數量少、大車數量稍多,但能在一旁高聳的水金九山城邊騎車真的很浪漫,尤其今天的細雨令人舒爽。冬山河之於我是高中青春的尾巴,寧靜漫高的河水、熱鬧的夜市、吵鬧的笑聲,今天以後多了一場單車下午茶的回憶。



五月十二日 花蓮-東里

花蓮最美的193縣道,美麗的稻田、山景,能如風如鳥般徜徉。對向也有許多環島的人們,互不相識的情況下,我們互相喊著加油、用手比讚致意。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距離更為接近,因為自己把心交給的單車,而更為貼近這個美麗的大地。單車得靠自己的腳踏前進,不論同伴如何協助自己,自己仍要用力踩踏,以為是孤獨的,但其實是最為富足的心靈狀態。

晚上入住的利家莊是真正的民宿,老闆一家也住在一起的民宿,晚上和老闆娘的女兒聊得開心,是快樂的媽媽。冠賢的舅舅目前住在東里,今晚感謝他的招待,聽著他說的話,讓人想著怎樣的心、怎樣少的欲望才能讓人捨棄一切,奉獻自己所有投入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呢?後來聽著「斑馬」,想著冠賢舅舅就像歌詞寫的一樣,賣了房子流浪遠方,我思量是否每個人的快樂長得不同,我的快樂得做這些事情才能獲得,即便他人的人生看似令人羨慕,但如果換成自己不一定能夠快樂,我從心裡敬佩像冠賢舅舅一樣的人,在異地努力著,不為物質,這是怎麼樣的成就呢?


五月十三日 東里-金崙

早晨的東里很寧靜,雲在山腰間掛著。

碧琦再見!你一定還會再來的對吧?碧琦在今天先回台中了,他一定很捨不得,我帶著這樣的心情繼續前騎。

夢幻的池上「大池豆皮店」,小工廠裡滿是濃郁的豆香,暖暖的豆氣浸的人很香醇,豆皮香脆可口、豆漿濃郁、豆花滑嫩,本來想要宅配的,但因為太熱門必須在網路上預訂,不過沒關係,後來我我和千瑩的購物欲望在太麻里農會得到滿足。

今天我們速度很快,一路往南騎,但台東的景色(台九線)似乎沒有花蓮壯闊和蒼綠,在台東往鹿野高台路口時,想起好久以前在那裡遊玩的記憶,回憶才剛掀起來,沒來得及緬懷就被陡彎的斜坡引去所有注意,接著經過驚悚的管制的台九線段後抵達台東金崙。路上可以遠眺太平洋,據說現在正在興建橋,截彎取直後金崙會更少人進來,不禁為小鎮感到憂心。


五月十四日 金崙-楓港

今天開始嘉瑞科長要趕路與我們三人分開騎乘。因為環島的關係,才有機會在美麗的多良火車站看日出不久的大海吧!才剛看過美景,沒想到遭遇旅途的意外,冠賢的外胎被石頭割破了,我和千瑩從多良在沒有賢哥的陪騎下,騎到大武入壽卡之前。冠賢是我們一路上的引航者,也是我們引領我們安全騎乘的教練,少了他的路段心裡不夠踏實。賢哥很厲害,得到人幫忙將單車載到便利商店後,用三秒膠應急把外胎修理好,接著繼續騎上壽卡。

壽卡上坡路段約12公里,我說不清楚是幾度的坡,只覺得路很長很陡。這段路我一人騎在前頭,變速器喀拉喀拉換著,呼吸聲極大,大腿的肌肉似乎要越長越大了,就像之前寫的,持續踩著總是能越過這個坡,到頂後,我們轉向199縣道,接下來一路下坡,真的是值得「珍藏199」,在一片樹海裡遠眺太平洋,尤其路上的車子少,所以下坡路段可以更自在暢快遞迎著風奔馳。199縣道接著屏東牡丹,這裡是上回去阿朗壹古道的東源部落,這趟單車環島確實在為溫熱過去的記憶以及加料啊!午間我們在牡丹國小草場的司令台悠閒午覺,我很喜歡這段時光。

抵達楓港前的一段路,賢哥借我他的公路車騎乘,真的是飛快的體驗,還一不小心衝過頭錯過樂晚上入住的旅社。



五月十五日 楓港-台南

藍天、大海、大山、奇雲。屏東著實美麗。不過當清晨過去後,名符其實的赤熱熱高屏就出現了,而且後來進入高雄的工業區,大車子之多,路面不平整、紅綠燈又多,我們以「蒐集各種交通工具」的理念,搭上高捷,中午吃了牛排、晚上吃火鍋,都是吃到飽行程,其實也不是最後一天才大吃大喝崩壞,過去的每一天我都吃很多!

回到千瑩家,賢哥拍下我們對於這段旅程的感受,我只能說一切都很不真實。



4/19/2016

練習曲前的練習

單車環島練習曲前的第一次練習,遇上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繞境,同事推薦我與其騎去南投,不如參與這場盛會。環島夥伴千瑩知道後,特地領著我開始第一場練習。這回也算是亂入了一直嚷嚷說要參加的民俗盛會,熱熱鬧鬧的滿是祈著平安的人潮,還能吃到辦桌早齋。曾經在心裡想完成的事情,擱了許久,幸好身邊總有人領著自己前去,細看每一刻自己的模樣都覺得神奇。

結果第二天自己一人單車練習至中興新村,回程夜裡下著大雨,心裡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嘴裡唱著歌好趕走我心裡那麼一點的恐懼,幸好回到台中時車子的輪胎才破,這樣程度的下馬威剛好。夜裡雨中的酸梅汁負重練習,算是成功了!

4/18/2016

鎌倉的希望小屋


希望小屋,裡頭有橘色的燈光,不論我的童年是否曾有過那樣的溫暖顏色,也許那個只是我們以前看過安徒生童話之後而有的小黃燈就是溫暖的印象,但是在鎌倉立體繪本小屋裡的短暫時時光,是我感到最為溫柔而充滿喜悅和希望的時候。這與跑步的踏實且自由的感覺不同,這是冬日躺在暖呼呼的燈泡小屋,那種如看著黃色小雞的可愛感。

我從裡面帶了好多希望回來,然後在美好的日子傳遞給前往夢想的人。如果可以和你一起去一定很好,自己一個人也好,幸好。

3/03/2016

FINISHER

2016東京馬拉松

謝謝千瑩提醒我要寫下2016東京馬拉松的感想,跑過這場馬拉松,我想未來還可以跑得更遠。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場全程馬拉松,很慶幸能跑在美麗的東京街道上,起跑後好幾十分鐘都沈浸在熱烈的加油歡呼聲中,離終點還有好久,但感動的眼淚已經在打轉了,視線內你永遠都看得到身穿台灣標誌的跑者身影,也因為這樣街道兩旁總有源源不絕的「台灣加油、台灣乾吧爹、台灣fight」的聲音,不論是台灣人或日本人。你會誤以為世界都在為賽道上的我們歡呼,驚覺原來跑步不是一件只有孤獨的運動。

如果想要更為慶幸自己身為台灣人,或者想更喜歡日本這個國家,東京馬拉松絕對是最棒的地方。尤其過了21公里之後,豐富的私補、噴劑更是令人驚訝不已;而完美的賽事規劃、密度極高的志工與工作人員,是讓東京馬拉松成為最完美賽事的重要原因,3萬7千名跑者的龐大規模,除了起跑以外,我幾乎沒有感受到等待的時間,一切是規劃地令人感到貼心與舒適。

能夠完跑東京馬拉松是我26歲最重要的事。開始願意主動慢跑是2006年還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候「練習曲」這部電影正上映,全台掀起一股單車環島熱,那時候的我正像一般普通的高中生一樣,世界裡只有學校和唸書這些事(那樣的青春時光挺開心的),單車環島是現實上的不可能,但如果每天跑15圈操場,那麼在我的小小世界裡,總有一天也可以完成環島吧!那時候還是穿著converse跑操場的天真少女。

最後我也把當時每天記錄跑步的本子收了起來,記得最後我沒記錄到環島的那一天。我總是這樣虎頭蛇尾的。

上了大學,過了一兩年自由自在的生活,2010年在南京待了半年,第一回想在異地跑步,於是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裡跑了一隻手可數完的次數,然後天就變得好冷了,只剩下躺在溫暖的宿舍裡看著村上春樹的小說,看他慢跑。直到準備國家考試時,每個晚上為了排解那樣乏味的生活,便在木柵的河堤上慢跑宣泄,如今離開了臺北,河堤和貓空山上成為我最想念的慢跑路徑。

真正開始長距離的跑步和第一場半馬,是饅頭邀請我到花蓮參加2013太魯閣馬拉松,永遠記得那年雨沒有停,因為安全的顧慮只剩下半馬的賽事,最後以2小時40分左右完成,隔天第一次體會兩隻腳肌肉的大抗議,但因為到花蓮的目的是玩耍,仍舊起了單車行的復健行程。之後的台東南橫半馬也是如此。

謝謝千瑩跟我形容他的名古屋馬拉松有多令人感動,接下來我也開始注意報名日本的賽事,開始偶爾翻起跑步的書,查起跑步的資料。而我是如此幸運,正值10週年的2016東京馬拉松,選中了我。從2015年的9月起勤快地練跑,單月最高跑200公里,最長距離跑30公里,多數在中興大學的操場一直繞圈圈,儘量每次練習都超過10公里,維持在6分速左右,練習過程中參加的半馬已經可以在2小時4分鐘以內跑完。

因為最長只跑了30公里,因此東馬30公里之後的領域是我全新的體驗,很擔心所謂的撞牆期會難以越過。一切感謝台灣的團服,讓東馬全程都有好多熱情的人為我們加油,幾乎沒有中斷,唯一中斷的大概就是高架橋上那段沒有觀眾的地方吧!過了30公里之後,沒想到我卻依然有著無比的力氣比前半段跑得更快,途中也享受和一排的加油團擊掌,最後在4小時35分左右完成,平常的練習也許發揮功效讓我的第一場全馬順利完跑,但當時熱烈且讓人興奮的情境才是重點。

12,415公里,是台灣到德州的距離,雖然app上記錄我的跑程還沒完成10%,不過這次我一定不會途中忘記這事兒了。

東京馬拉松讓我見識到跑步不只是一場孤獨的運動,雖然我很喜歡自己一個人就孤零零的跑著,但是這樣熱鬧歡快的跑著也非常美好!謝謝所有在網路上不吝分享資訊、資源的人們,以及為我加油的朋友們!







4/26/2015

12,415


從高中二年級時開始慢跑,那時《練習曲》正紅,所以我妄想著每天練習跑步到哪一天會跑完臺灣一圈1,200公里,後來算著算著就忘了。接著往後每次感到心志不夠堅強時,就會靠著跑步讓自己覺得強悍,偶爾參加最近越來越火熱的路跑活動,明明是那麼孤獨的活動,竟然有那麼多人一起跑,不過這終究是一個人的運動,喜悅和痛苦封閉在喘息的身軀裡。

最近一個人的時間又變多了,疲倦時更容易懷疑自己走的每一步路,今天我和不眠的豆豆說,其實也是在說服自己:「(因為你是很好的人,所以)相信自己是幸運且受到眷顧的那個人,只是要有耐心地持續加油和等待。」儘管變成大人以後有太多事情操之不在己,我還是想這樣相信。

google大神說臺灣到德州的距離是12,415公里,再持續跑個幾年,總會累積那樣的距離,在那之前如果豆豆還沒回來,就換我出發去找你吧!現在還是下班時間,就讓我做妄想少女吧!


最想念木柵的河堤。



每次半馬都有饅頭和王萱,現在也只有跑步時才見得到,這真的是最健康的同學會。


捏粘土

4月初和淳淳以及老媽夜宿夢幻海生館時,從淳淳那邊獲得了比館方提供的還更輕巧的棉花粘土,終於在4月最後的週末陸續都玩光光了。

真希望我有一個庭院和大樹,樹下有你和我一起坐。


怪獸先生擁有一間和他一樣藍的藍屋。

噗噗小弟今天不用工作載客,戴帽去海邊曬太陽就好了。

猴寶寶慶祝身邊好多懷了小寶寶的準媽媽們。


在寂寞死了的晚上也可以一起跳舞啊!




4/07/2015

北方或南方




北方


















南方


















其實去哪裡都好,只要有我愛的人就好。